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仁寿桥下春波白,适值大家照影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古厝保护本硕博实践队赴泰宁“三下乡”系列报道四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21-07-18 浏览次数:

古桥保护攸关地方文脉传承,2021718日上午,“省级重点实践队”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古厝保护本硕博实践队成员前往大坑村仁寿桥进行古廊桥实地测绘工作,功成事遂之际,恰逢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杨毅柳教授一行抵达仁寿桥写生,实践队随即与杨教授开展交流学习并就如何进行传统古建筑保护探讨。

仁寿桥始建于元延佑元年(1314年),其横跨泰宁县下渠镇大坑村的仁寿溪,因此得名。仁寿桥建于村中交通要道,连通了村落田野,也连通了邻里舍间,便于周遭村民往返田地中务农,供行人舟车劳顿时歇息片刻,也作迎接宾客、逢节祭拜的场所使用。该桥沿闽北地区传统客家民居的建筑方式,由桥、塔、亭三部分搭建而成,采用木结构建造,其桥长27米,4.65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毫不夸张地说,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百年而不损。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故属廊桥

(仁寿廊桥横跨仁寿溪)

桥两端悬挂着仁寿桥的牌匾,桥东立有石碑,刻录了翻修仁寿桥鸣谢人员名单,桥顶中建有一座小阁楼,两端为翘角的牌坊式样,盖以青黑色瓦片点缀。桥墩由石和木构成,在桥下是三大石墩托起了上百根用杉木榫卯连接的木墩。衔接上百根木头却不需一颗铁钉,木铆做榫头衔接,形成井字构架起到排水泄洪的作用。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极富传统民族风格

天微亮时分,实践队一行备足口粮,带上测绘仪器,自大坑小院出发踏上了前往仁寿桥的田间小道。一刻钟的功夫,仁寿桥便映入眼帘,入眼皆是数百年历史的积淀。石碑、杉木、青瓦、神,这些极具传统建筑风格的元素不由得让人惊叹。卷尺、相机、测距仪,队员们各司其职,一帧一摄、一寸一绘地测量这座古老的廊桥。

(实践队员在廊桥上展开测绘工作)

福州大学土木学子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测绘出仁寿桥的平立剖面图,分析仁寿桥的结构形式,找出仁寿桥存在、潜在的病害,用实际行动去保护这些古建筑。测量过程中,由于桥墩处水位略深澈、水流较湍急,难以落脚,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然而张争玉同学不畏艰险、胆大心细,成功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出桥墩长度、跨度、高度等尺寸,体现出老一辈苦干实干、奋不顾身的实干精神,受到队员们交口称赞。

(实践队员张争玉自告奋勇揽下测量桥墩的重任)

测绘行至尾声,队员忙于数据整理、草图绘制,一支长安大学的队伍悄悄的走到了桥前。队伍皆是喜好绘画摄影的大家,领队者是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的杨毅柳教授,杨教授是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著名的水彩画画家,常年在全国各地写生,画过许多国内的古建筑,此番目的便是就是对各类古厝风格都颇有研究。实践队随即与杨教授一行展开交流学习,杨教授等人向我们介绍了国内各地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保护情况等,并对我实践队“一站式”古厝保护提出了宝贵意见。

实践队员有幸观摩杨教授写生过程。一笔一凳一楮生,一架一框一画盘,杨教授全然忘记了旁人的存在,全神贯注地屏息凝视着古廊桥,随后拿起画笔一挥而就,一幅仁寿桥写生图顷刻跃然纸上。纸张与指尖的温度仿佛融在一起,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杨毅柳教授写生实录)

同行的刘军老师是老建筑师,也土木工程出身,有感于实践队员三下乡,流露出真情实感,向队员们讲述了一段朴实而又深刻的话:“乡村最需要的是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等一系列配套人员,真正要下乡,就是要文化下乡,什么是文化,美术艺术是文化,工艺传统也是文化。”他强调,文化如同人的毛细血管,需要从主干道分支微细血管,从国家政策,到省市层面,再到乡镇层面,层层递进。他对实践队队员们提出了殷切的期许,闽南的古建筑数量很多它们都是古文化,但现实没有在古文化的基础上修旧补旧,这是实践队队员应该去做的。

老师们的教导和鼓励坚定了实践队员的保护古厝,守护古桥的立场,古桥保护事业关系地方文脉传承实践队定当时刻牢记这一“沟通的纽带”。愿古桥常在,登桥远眺,仍足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实践队与杨毅柳老师一行合影留念。摄于大坑村)


(文/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古厝保护本硕博实践队、张争玉)

(图/胡天翔、王鈜民)